侯杰教授主讲“好莱坞华裔女明星黄柳霜研究”

Body

  2022年11月18日晚,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侯杰教授做客文珠“前沿讲坛”,以主体与媒体的多重互动为角度,探讨黄柳霜的形象建构问题。讲座由中文系(珠海)副教授杨蓥莹主持,线上线下同步举行。

 

Image removed.

Image removed.

      从人物传记的叙事方式切入,侯杰教授首先介绍简史、年谱、年谱长编三种传统书写方式,并结合个人实践经验,揭示人物研究对展现人物与时代关系的作用。教授强调,现代人物研究须把握主体身份,重视报刊和影视研究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。

      然后,侯杰教授回顾了黄柳霜取得的成就。黄柳霜一生共出演50余部电影,闻名于西方影坛,是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裔女明星。10月19日,美国铸币局发布消息,黄柳霜的头像将出现在25美分硬币上,这更肯定了她的成就和贡献。

Image removed.

 

 

      随后,侯杰教授指出,作为第三代华人移民,黄柳霜的家庭曾因底层地位和排华政策而饱受压迫,这也是早期华裔在美国的一个缩影。尽管如此,黄柳霜仍凭借出色的长相和演技迎来了演艺事业高峰。

      在近代中国国际形象不佳的背景下,中国媒体赋予了黄柳霜改善国家形象的期待,并为她塑造了“现代中国女性”的形象。但由于种族歧视,黄柳霜只能出演负面角色,如蒙古女奴、华人妓女等,这使她后来饱受非议。

      侯杰教授指出,1936年初黄柳霜回到中国,是她重塑自身形象、逐步成为言说主体的转折点。通过媒体,黄柳霜展示她结交中国名流、学习国语等日常生活,展现其中国情怀和国族认同。抗日战争期间,通过出演反日电影、捐赠片酬、发表抗日演说等实际行动,黄柳霜积极支持国内抗战,赢得中国报刊媒体的关注和赞扬,实现自身形象正面化。

      最后,侯杰教授总结了媒体在黄柳霜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。媒体一方面使黄柳霜成为被言说对象,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舆论和黄柳霜提供充分的互动空间,帮助她提高作为言说主体的地位。教授同时指出,海外华人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祖国经受的正反评价,这也是研究的现实意义。

Image removed.

Image removed.

 

      交流环节,线上线下的同学积极提问,与侯杰教授深入交流,讲座在欢快气氛中落幕。

 

 

文案 | 邝静仪  

摄影 | 陈勉  

排版 | 李奕茜

 

初审:王颜玉

审核:朱崇科 陈彪

审定发布:郑哲

 

中国语言文学系(珠海)